这几年,TikTok像一阵旋风,席卷了全球的社交媒体领域。它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平台,更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创业新大陆,尤其是对于跨境电商来说,TikTok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自由的大门。但是,这条路上真的铺满黄金吗?还是说,这更像一个充满未知的冒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陷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TikTok跨境电商的那些事儿。
回想一下,TikTok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儿,2017年才正式推出。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它就凭借着那魔性的短视频和强大的算法,俘获了全球无数用户的心,特别是在东南亚和欧洲,那用户增长速度,简直跟坐火箭似的。到了2021年,TikTok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巨大的流量变现,于是,电商业务就应运而生了。紧接着,TikTok Shop的推出,更是让无数中国的跨境卖家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毕竟,国内的电商市场已经卷得不行了,大家都想去海外闯一闯。
可以说,TikTok的崛起为跨境电商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以前,大家做跨境电商,主要还是依赖亚马逊、eBay这些传统平台,但这些平台竞争激烈,新卖家很难出头。而TikTok的出现,就像是一片蓝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而且,TikTok的用户群体非常年轻,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愿意尝试新的购物方式,这对于新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就拿在英国定居的90后留学生华小冰的经历来说吧,她算是比较早一批尝试TikTok跨境电商的卖家了。2016年毕业后,她就留在英国,一开始在亚马逊上卖一些国产的小商品,也算是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做服装产品的苦,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那退货率高得吓人,再加上高昂的海外仓储成本,华小冰真是压力山大。
2021年,当TikTok Shop在英国开始内测的时候,华小冰觉得机会来了。她立马注册了小店,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要知道,在国内,直播带货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各种“带货一哥”、“带货一姐”层出不穷。华小冰心想,把这套模式搬到英国,应该也能行得通吧?
可是,现实狠狠地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尽管她在选品和直播话术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英国的网友们似乎对直播带货这种形式并不买账。她的直播间里,观众总是寥寥无几,偶尔进来几个人,也没几个下单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精心准备了一场派对,结果却没人来参加,别提多失落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根据《晚点LatePost》的数据,2023年6月,TikTok英国市场的日均销售额才30万美元左右,平均客单价还不到15英镑。这个数据说明什么?说明英国的TikTok电商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对于那些中腰部的主播和新开的账号来说,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爆款,简直比登天还难。华小冰的失败,其实也反映了许多在英国做TikTok电商的卖家的困境。
与华小冰在英国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中国的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却做得风生水起。这又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看看Seaways,一个卖清洁日化用品的国货品牌。他们2021年开始进军东南亚市场,凭借着精准的市场洞察和高质量的短视频营销,很快就在TikTok上火了起来。短短三个月,Seaways就在东南亚跨境商家的同类目中做到了销量前三!在泰国,他们的小店一个月就能卖出4.5万件产品,销售额超过20万美元。这成绩,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再来看看INTO YOU和POSEE,这两个品牌也是东南亚市场的佼佼者。INTO YOU是一个卖彩妆的国货品牌,他们也是2021年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通过直播加上短视频种草,双管齐下,成功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在Shopee 9.9大促那天,INTO YOU的直播订单量直接飙升到平时的10倍,直播间的流量也增长了17倍!这数据,简直不要太漂亮!
还有一个叫POSEE的品牌,专门卖拖鞋的。你可别小看拖鞋,人家可是把拖鞋卖到了极致。通过与当地的KOL合作,再加上多账号直播的策略,POSEE成功地占领了东南亚拖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为什么同样是做TikTok跨境电商,在英国和东南亚的差距会这么大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
首先,就是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的不同。英国的消费者更习惯于在实体店或者品牌的官网上购物,他们对于直播带货这种形式还比较陌生,甚至有些抵触。而东南亚的消费者则不同,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也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购物。
其次,就是市场成熟度的不同。英国的TikTok电商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平台的规则也还不够完善。而东南亚的TikTok电商市场则相对成熟一些,用户基数大,消费意愿强,平台的政策也更加友好。
再者,就是运营策略的不同。像Seaways、INTO YOU和POSEE这些在东南亚成功的品牌,他们都非常注重本地化运营,能够根据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来制定营销策略。而华小冰在英国的失败,可能也与她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