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TEMU 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针对平台上销售的含电池产品提出了新的资质认证要求,引起了广大卖家的高度关注。这项新规的核心内容是:自 2024 年 12 月起,TEMU 平台将对所有含电池的产品实施严格的 CE-Battery 资质认证要求,未取得该资质的产品将无法继续在平台上销售。这一政策的调整,不仅关乎产品能否顺利上架,更关系到卖家在 TEMU 平台的长期发展。
一、TEMU加强CE-Battery资质管控
TEMU 平台近期向卖家发布了关于电池产品 CE-Battery 资质管控的通知,这一通知明确指出,从即日起,相关商家需要尽快补充 CE-Battery 资质。平台将从 2024 年 12 月开始,对未合规的商品采取全面下架的措施。目前,平台已经开始逐步移除无资质的纯电池产品,这一举措预示着平台对电池产品合规性的管控正在逐步加强。更重要的是,从 2024 年 12 月 17 日起,所有含电池的商品,无论其电池是内置还是可拆卸,若未取得 CE-Battery 资质,都将被强制下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规定仅针对含电池的产品。如果卖家的产品已经移除了电池,或者原本就不需要电池,则不受此规定的影响。这一明确的界定,避免了政策“一刀切”可能带来的误伤,体现了平台在制定规则时的细致考虑。
此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TEMU 平台对电池产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也反映了跨境电商行业日益规范化的趋势。对于卖家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积极应对,尽早完成 CE-Battery 资质认证,不仅能够避免产品被下架的风险,还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二、CE-Battery资质是什么?
CE-Battery 资质,对于许多卖家来说可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简单来说,CE-Battery 资质是电池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敲门砖”,是电池产品在欧盟市场合法销售的必要条件。它是依据欧盟新电池法规 (EU) 2023/1542 制定的符合性评估程序,要求电池产品必须符合欧盟在安全、环保以及性能方面的标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CE-Battery 资质与一般的 Battery 资质不同,两者不可混用,也不能与 CE-RoHS 互认。这意味着,即使卖家的产品已经取得了其他的电池相关资质或 CE-RoHS 认证,仍然需要重新申请 CE-Battery 资质。在送检电池时,电池本体上必须有清晰的 CE 标识的丝印,并且电池的型号、制造商等信息必须与之前上传的 UN38.3/Battery 资料保持一致。
CE-Battery 资质适用于各类电池产品,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充电电池,如碱性电池、锌锰电池等;可充电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纽扣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等。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电池,例如用于军事、航天、核能等领域的电池,则不在 CE-Battery 资质的适用范围内。
三、CE-Battery认证要求有哪些?
要取得CE-Battery资质,电池产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有害物质限制:电池本体及含电池产品本体需完成铅、镉、汞的含量测试,具体要求为汞含量不得超过0.0005%,铅含量不得超过0.01%,镉含量不得超过0.002%。
申请表:制造商需要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样品检测,注意电池型号、制造商等信息要和之前上传的UN38.3/Battery资料一致。
标签信息:产品标签应包含产品信息(如名称、型号)、制造商信息(如名称、地址)以及电池的具体信息(如材质、容量、电压等)。
四、卖家如何应对?
为了获取CE-Battery资质,商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填写申请表:准确提供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规格、型号等,以便进行后续审核。
提交样品:若电池本体上未印有CE标识,则需将整机商品作为送检样品进行检测;若电池本体上已标注CE标识及相关信息,则仅需单独送检电池。
样品测试:检测机构将依据欧盟新电池法规对电池样品进行有害物质含量的严格检测。
审核报告:测试通过后,商家需仔细审核检测报告的内容,确保其准确无误,然后上传至相关平台进行审核,以完成CE-Battery资质的获取流程。
CE-Battery资质是电池产品上架TEMU平台的必备条件。未获此资质的产品将面临下架、罚款,甚至卖家账户被封的严重后果。时间紧迫,建议卖家们务必尽快办理,确保产品合规,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