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国内茶饮“卷”不动了?不如去海外试试

走在中国的街头,奶茶店几乎成了标配。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静谧小城,总能看到装潢别致、风格各异的茶饮店。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名字早已耳熟能详,新品牌也层出不穷,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然而,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隐忧:门店越开越多,市场空间却似乎越来越小。“内卷”,成了茶饮行业难以回避的现实。与其挤破头在国内市场争夺有限的份额,不如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

出海不易,但东南亚或许是个不错的起点

蜜雪冰城无疑是出海的先行者。早在2018年,它就在越南开了第一家海外店。凭借着亲民的价格和贴近当地的营销,迅速抓住了越南消费者的心。之后,蜜雪冰城又陆续进入东亚、大洋洲等市场,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据说,在东南亚,蜜雪冰城的新式茶饮品牌中可是数一数二的。它的经验,或许能给其他品牌一些启发。

当然,想在海外站稳脚跟,没那么简单。喜茶就采取了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不急于全面铺开,而是先通过当地加盟和小型门店进行试水,降低风险。同时,喜茶还很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举办线下艺术展,推出融入当地元素的产品包装和周边,吸引了不少海外消费者。这种重视本地化的策略,是喜茶能够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的重要原因。

图源:CafeF

为什么那么多茶饮品牌都把东南亚作为出海的第一站?除了地理位置和政策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东南亚的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数据显示,东南亚各国普遍年轻化,年轻人占比高,消费潜力自然也大。而且,东南亚的消费者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尝试各种新口味,这为茶饮品牌的产品创新提供了空间。

不过,出海也面临着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口味、习惯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品牌需要根据当地市场进行调整和创新。比如,有些地方的人喜欢偏甜的口味,有些则喜欢清淡的。只有充分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喜好,并灵活调整产品,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此外,还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不只是奶茶,中国文化产品也在海外“开疆拓土”

事实上,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茶饮也在尝试出海。比如,起源于广州的亚洲汽水,近年来开始走出广东,走向东南亚。还有那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也开始在海外有了名气。2023年底,王老吉宣布了自己的海外品牌名“WALOVI”,在亚马逊上就能买到这款充满中国特色的饮料。

图源:亚马逊

如今,“出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行各业都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短剧,这些带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也开始在海外崭露头角。

在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中,我们甚至能看到《赘婿》《大国重工》《大宋的智慧》《地球纪元》等中国网络小说的身影。这些作品题材各异,吸引了不少海外读者。阅文集团旗下的《超级神基因》,其英文译本在WebNovel上获得了超过1.4亿的点击量,足以证明中国网络文学的吸引力。

图源:Business Matters

还有那些剧情略显“土味”的短剧,比如霸道总裁爱上我、草根逆袭、豪门恩怨、深宫宅斗等等,也悄然走红海外,让不少外国网友欲罢不能。这些短剧制作或许有些粗糙,剧情也有些夸张,但却意外地迎合了海外用户的口味,成为了他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海外市场是接下来最大的增长点。”一位业内人士曾这样表示。如今看来,这句话的分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重。出海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商品贸易。越来越多带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和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拥抱世界,中国品牌还有更多可能

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出海,或许是摆脱“内卷”,寻求新发展的突破口。但出海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不断创新的能力,以及因地制宜的策略。只有真正了解海外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敢于拥抱世界,勇于创新,积极适应变化,就一定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也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在全球舞台上展现风采。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07013.html